top of page
搜尋
Media RaphaHK
2022年7月2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創意人的情緒問題轉載自國度復興90期:創意文化專訪葛琳卡博士
記者/攝影 黃少芬 (intro) 創意令生活增添色彩,但深具創作天份的人常給人過度敏感、情緒化的印象,不少出色的藝術家、詩人、編劇更有各類沈溺問題。拉法基金會總幹事葛琳卡博士本身是臨床心理學家,善於從聖經、心理學和醫學等不同層面探討情緒的成因與運作。 記: 記者 葛:...
41 次查看0 則留言
Media RaphaHK
2022年7月2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幫助孩子表達情緒國度復興報 106 期 第 11 頁作者:呂為基(拉法基金組長)
情緒若表達合宜,就不會一直困擾下去。情緒被意識到,才能有機會被表達出 來。格林伯格、賴斯和埃利奧特指出,情緒狀態的最深的意識程度存在於人心 裡,乃是情緒被經歷和象徵化,人可以完全地明白它的起因和意義,以及相關連 的行動傾向、需要和慾望。 父母可以幫孩子:...
26 次查看0 則留言
Media RaphaHK
2022年7月2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放下防衛,回復和諧關係作者:譚美怡(拉法基金組長)
情緒是天賦的禮物,若情感自由流通,有助人與人之間建立親密關係。心理防衛 機制則是人內置的自我保護系統,以自動調節方式來幫助人適應外在環境對自己 的影響,讓人可以暫時不用面對令自己很不舒服、痛苦或危險的情緒。可是,若 長期用它來舒緩感受,而不去認真面對曾出現過的傷痛,恐怕會造...
33 次查看0 則留言
Media RaphaHK
2022年7月21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父母如何處理孩子的情緒中國基督教播道會總會-兒童之友(09/2009)作者:葛琳卡博士(臨床心理學家)
情緒是神賜給人的禮物,每一個人都有情緒,是正常的表現,情緒是人際關係上 行動的傾向企圖維持或改變我們與環境的關係,我們的五官感應不斷接收外在的 訊息後,會自動配合內在的目標和需要,然後透過情緒提供行動的傾向,幫助自 己適應世界。所以情緒是自己內在的信號,讓自己知道什麼是對自...
16 次查看0 則留言
Media RaphaHK
2022年7月2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真正的倚靠《天倫樂》第 127 期作者:葛琳卡博士, 臨床心理學家
苦,似乎與中國文化結上不解之緣,電影、電視劇、小說和歷史的故事,往往都 在傳達一種苦不堪言的感覺,我們已經熟悉了那種無奈和聽命於天的感覺:苦往 往源自外在的欺壓;面對不平等的待遇,無法改變。久而久之,就演變成內在景 況,就算外在環境已經改變,卻無法改變內在苦的感覺!這也是最...
2 次查看0 則留言
Media RaphaHK
2022年7月2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苦之戀《天倫樂》第 112 期作者:葛琳卡博士, 臨床心理學家
苦,似乎與中國文化結上不解之緣,電影、電視劇、小說和歷史的故事,往往都 在傳達一種苦不堪言的感覺,我們已經熟悉了那種無奈和聽命於天的感覺:苦往 往源自外在的欺壓;面對不平等的待遇,無法改變。久而久之,就演變成內在景 況,就算外在環境已經改變,卻無法改變內在苦的感覺!這也是最...
2 次查看0 則留言
Media RaphaHK
2022年7月2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失落至整全《天倫樂》第 99 期作者:葛琳卡博士, 臨床心理學家
尋找失落的一角 最近在網上接觸謝爾‧希爾弗斯坦的書,名為《失落的一角》,雖然寥寥數字,也 只有很簡單幾筆的畫,卻充滿啟發性,深深吸引著我。 這本書的主角是一個圓圈缺少一角。他向前滾動,唱著這樣的一首歌:「喔!我 要去找失落的一角,我要去找失落的一角,啊哈哈,上路啦,去找我那...
5 次查看0 則留言
Media RaphaHK
2022年7月20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快樂的童話《天倫樂》第 126 期作者:葛琳卡博士, 臨床心理學家
童話故事中的王子與公主,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,是每一個人所嚮往和憧惊 的。迪士尼樂園是將這個人的鏗享往和渴求,轉化成為夢幻繽紛的幻彩世界中, 給予人片刻的歡樂,一個短暫沉迷的盼望! 生命中的快樂何處去尋?有人從工作、成就、名譽、地位、金錢、物質、成功中...
5 次查看0 則留言
Media RaphaHK
2022年7月2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動轉靜 靜與動《天倫樂》第 111 期作者:葛琳卡博士, 臨床心理學家
靜與動是相對的,在靜態中人才可以觀察和吸收外在的資料,包括接收別人發出 的訊息,觀察別人的行為表現,世界事物的動態,甚至書本和電腦上的資訊,然 後進入分析思考,作出個人的結論。這個過程也是學習的基本元素。學習的後部 過程則進入動態的實踐,把所吸收消化的資料通過分享、寫作、計...
2 次查看0 則留言
Media RaphaHK
2022年7月2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矛盾人生《天倫樂》第 97 期作者:葛琳卡博士, 臨床心理學家
生命中充滿矛盾,人類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。有時候,人好像在向前進,其實卻 在阻擋自己而懵然不知,這一切往往不在自己的意識底下! 安全感 聖經中有一個比喻:有一個財主,田產豐收,憂慮沒有地方收藏,於是決定把倉 房拆了,另蓋更大的,好收藏一切的糧食和財物。然後對自己的靈魂說:「靈...
7 次查看0 則留言
Media RaphaHK
2022年7月1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從變幻中去尋覓永恆《天倫樂》第 125 期作者:葛琳卡博士, 臨床心理學家
人因變幻莫測而感到焦慮 無論是人或動物都有一種基能上的需要,需要尋求一種安穩、安全的感覺。這是 一種求生本能的反應,焦慮不安的感覺帶動人去採取適當的行動去保護自己,保 障自己的生命,免受災害和痛苦。人比動物更高的層次,是懂得居安思危,預防 將來的不測,及早謀算!...
4 次查看0 則留言
Media RaphaHK
2022年7月1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真的有自由《天倫樂》第 110 期作者:葛琳卡博士, 臨床心理學家
自由是人類所追求和響往,這正是自由神像所象徵的,甚至犧牲自己生命去爭取 自由,在極權控制之下,沒有自由的生活是怎樣一回事,大概可以意會,然而完 全自由的生活又是如何呢?這仍是一個謎。美國雖然有民主自由,但是自由的定 義卻建基於聖經的真理。隨著時代文化的變遷,當這建基的真理開...
3 次查看0 則留言
Media RaphaHK
2022年7月1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真有奇蹟《天倫樂》第 95 期作者:葛琳卡博士, 臨床心理學家
奇蹟每天都在我們生活中不斷的出現,問題是你有否細心去留意觀察。 我們常常聽到很多人說:「如果要我信這個世界有神的話,除非有奇蹟出現!」 其實奇蹟並非沒有出現,只是出現在不知不覺中,而人往往沒有去刻意體會,甚 至相信這是奇蹟而已!...
5 次查看0 則留言
Media RaphaHK
2022年7月1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真愛何處尋?-踏出斷背山的迷戀-《天倫樂》第 124 期作者:葛琳卡博士, 臨床心理學家
傷痛 電影《斷背山》上映最後一天時,一位久違的同志朋友邀請我去觀賞,對於有機 會瞭解影片內容,並可有一席對談,一股喜悅湧上心頭,於是抱著興奮的心情和 對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期望進入戲院! 導演以含蓄的手法交代故事發展,反映同性戀者的掙扎、痛苦。含蓄的表達,及...
4 次查看0 則留言
Media RaphaHK
2022年7月1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自困的悲哀《天倫樂》第 108 期作者:葛琳卡博士, 臨床心理學家
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,我看了《一隻鳥仔哮啾啾》影片首映禮,不禁被那奇怪的 片名吸引著,查問之下才知道是台語「一隻小鳥在哭泣」之意。這部電影道出一 個人自困的悲哀,最後做出愚蠢的行為。故事的背景是台灣一個窮僻村莊,住著 一對相依為命的爺孫,孫兒經常被其他村童欺負,在學校又被老師...
2 次查看0 則留言
Media RaphaHK
2022年7月1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重複重複《天倫樂》第 93 期作者:葛琳卡博士, 臨床心理學家
在一個偶然的機會,被邀請去葉錫恩的演奏會,心想這大概是一個傳統的鋼琴演 奏會,可能聽到一些大師例如蕭邦、莫扎特,或貝多芬的作品,欣賞演奏者對這 些作品的演繹。然而,不偶然的是,這些預料並沒有發生,整個的演奏會是透過 重複彈奏熟悉的詩歌,演繹葉先生過去的心路歷程,嘗試從熟悉的...
6 次查看0 則留言
Media RaphaHK
2022年7月1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壓力與動力《天倫樂》第 122 期作者:葛琳卡博士, 臨床心理學家
即時減壓對策 壓力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,尤其在香港繁忙急促的生活節奏下是不能罷免,而是 怎樣可以與壓力共存。能夠及時醒覺自己承受的壓力,已經到達影響自己生活的 質素和身體健康,是重要的關鍵,可以幫助自己即時減壓,避免造成嚴重的影...
3 次查看0 則留言
Media RaphaHK
2022年7月1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安息與休息《天倫樂》第 104 期作者:葛琳卡博士, 臨床心理學家
休息是透過靜止,使身體從疲勞中恢復過來。這是人類身體的構造。人不能無止 境的活動,需要休息。安息的意念源自於聖經,神創造天地六天工作,第七天歇 了一切的工,安息了。安息的涵意比休息更廣,不只是身體的休息,更包括身心 靈的歇息。 終止工作...
3 次查看0 則留言
Media RaphaHK
2022年7月19日讀畢需時 5 分鐘
認真何價《天倫樂》第 92期 作者:葛琳卡博士, 臨床心理學家
傳說有一個國王,久仰一位智慧老翁,剛巧有一天踫上這位老翁,閒談之間問 他:「你今年幾歲?」老翁坦白地回答:「三歲!」國王很奇怪老翁的回覆,心 中有點不滿,以為老翁作弄他,最後還是重複他的問題,老翁仍然回答三歲,看 見國王的不解,老翁便解釋說:「因為我八十歲時才開始認真做人,...
4 次查看0 則留言
Media RaphaHK
2022年7月1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信是有原--壓力的剖析(1)《天倫樂》第 119 期作者:葛琳卡博士, 臨床心理學家
壓力的面面觀 壓力對每一個現代的都毫不陌生,上致老年人,下致小孩,都會經歷過壓力。然 而,壓力不盡是壞事,如果一個人生活毫無壓力,在一種低刺激的狀態下,很容 易產生疲倦、沈悶、不滿、冷漠和抑鬱的狀態,所以適當的壓力是會帶來適當的...
3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